2024年,元琛科創研究院的實驗室里,研發人員正在緊張的比對著一款脫硝催化劑的實際反應數據。
脫硝效率90%,這是新產品研發成功的信號!
“今年,我們在脫硝催化劑產品研發方面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,部分技術已突破行業現有水平,在廢氣治理領域樹立起新的標桿。”元琛科創研究院催化劑研發負責人徐奎介紹到。
2024年,元琛科技的催化劑產品研發邁向新臺階,公司成功研發出超低溫催化劑、CO催化劑等新產品,并且超低溫催化劑已應用于實際工況,為客戶的煙氣近零排放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。
回顧2024年的催化劑研發之路,關注客戶需求,回應市場期待,是一切創新故事的開始。
01
為客戶解決痛點,是我們的使命
“能不能直接設計出一款適應低溫煙氣反應條件的催化劑,現在催化劑需要的反應條件太苛刻了。”在與客戶交流減排方案時,鋼鐵企業代表隨口的一句抱怨催生了元琛科技新產品研發的計劃。
市場上,多數SCR脫硝催化劑的活性窗口在300℃ - 400℃之間,而鋼鐵行業和白灰窯行業的煙氣排放溫度較低,例如鋼鐵燒結產生的煙氣溫度一般在120~150℃左右,傳統脫硝催化劑面對低溫煙氣工況,就像把熱帶魚扔到冷水里,完全“水土不服”。
為了控制常規催化劑的反應溫度,市面上多數催化劑均選擇以TiO2為載體、V2O5為活性組分、WO3或MoO3為活性助劑,幫助提高催化劑的低溫活性并抑制副反應。但是,這種措施下整體活性溫度窗口還是較高,仍舊不能滿足排放煙氣溫度在150℃以下工業的需求,若采用煙氣再加熱后脫硝的工藝,則會給企業帶來大量的能源消耗,實際脫硝效果十分受限,并且在非適宜溫度下運行,也會使得催化劑老化、失活速度加快,加重企業的運維成本。
了解到客戶的這一減排困境之后,元琛科技的研發團隊立即響應,公司內部的十余名研發骨干一頭扎進了實驗室,開始了一場與時間、與技術的賽跑。
02
何以破局,唯有創新
超低溫環境下的化學反應復雜多變,每一次實驗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,不知哪一步會陷入困境,更不知哪一步又會迎來曙光。研發團隊經過反復的配方、選材、模擬、測試,終于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淬煉出成功的希望。
元琛科技研發出的超低溫催化劑,在120℃- 140℃的溫度區間內都能保持極高的催化活性,通過晶相活性氧化物與稀土金屬協同作用,拓寬低溫活性窗口,復合載體獨特的微觀設計,提供較大比表面積和較強選擇性的活性位點,為化學反應提供了更多的 “接觸舞臺”。這款超低溫催化劑可完美適配鋼鐵燒結、白灰窯等行業的低溫煙氣工況,可確保氮氧化物持續、高效地降低排放達標。
目前,元琛科技的超低溫催化劑已在山西某鋼熔劑廠應用近半年的時間,產品投試以來運行穩定,現場實際脫硝效率高達90%以上,且長期保持穩定無衰減變化趨勢,按照250T的豎窯核算,預計可幫助企業節省能耗費用50萬元/年。
早在這家鋼溶劑廠應用元琛科技的超低溫催化劑之前,也曾在市場上找尋過同類型產品,但在產品測試過程中均已失敗告終。其他廠家所提供的超低溫催化劑不是大批量失活,就是脫硝效率太低,投試僅三天就無法運行下去。
元琛科技超低溫催化劑的穩定運行讓他們看到了減排降碳的希望,鋼溶劑廠負責人表示,盼了這么久,終于找到能真正解決問題的產品了。配合超低溫催化劑運行帶來的降本減耗效益,更給了鋼鐵企業綠色發展的底氣。
03
2024 智造未來
元琛多款突破性新品亮相
與此同時,結合市場需求與行業發展,元琛科創院還研發出無氨脫CO脫NOx低溫組合型催化劑,這種催化劑能在低溫條件下高效脫除廢氣中的CO和NOx,有效解決了傳統催化劑高溫運行導致的能耗高、易產生二次污染等問題。
“將我們的技術成果轉化為實際可應用的產品,真正解決客戶的問題,是我們最有幸福感的時刻。”回顧元琛科技2024年的創新故事,這里既有對客戶需求的深刻回應,也有對科技創新的不懈追求。
以客為尊,服務永恒。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,而是融入到元琛科技血脈里的文化基因。面對傳統催化劑在低溫領域的短板,元琛科技沒有墨守成規,而是堅定地向未知發起挑戰,鼓勵研發人員大膽探索前沿科技,突破材料科學、化學領域的技術難點。正是這份對創新的堅持,才實現了元琛多款新型催化劑從無到有,從概念走向現實,打破技術瓶頸,為整個行業注入新的活力。
展望2025,元琛科技將在催化劑產品上持續發力,為更多行業的特殊工況提供精準解決方案,為客戶的減排降碳帶來更多驚喜。